微信号(手机同号):13456827720
常见问题
解封担保 诉前保全担保 诉中保全担保 继续执行担保 履约担保 投标保函 预付款担保 业主支付担保 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
担保财产解封依据法律法规
时间:2023-03-24

担保财产解封依据法律法规

在贷款过程中,担保是一种常见的方式。而有时候,出现了借款人不能按时偿还贷款导致财产被解封的情况。那么,此时担保财产的解封需要依据哪些法律法规呢?

首先,担保财产解封的法律基础是《担保法》。该法第35条规定:“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债权人行使担保权有下列方式之一的,有权就担保物主张优先受偿权、请求优先受偿或者直接受偿:(一)留置担保物;(二)执行担保物;(三)请求转让担保权;(四)其他与担保物相关的权利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行使。”根据该规定,债权人可以选择多种方式行使担保权,其中包括“执行担保物”。

其次,关于担保物等财产的执行,我们需要查看《民事诉讼法》。该法第126条规定:“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债券、基金份额、股票、知识产权和其他相当于财产的财产,应当被执行。”可以看出,担保物作为被执行财产之一,被法律允许在借款人不能按时履行债务时被执行。

此外,担保财产解封还需要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109条的规定。该规定明确了若执行异议被解除后,执行案件的申请人必须向法院提出异议申请,并说明理由。如果担保人向法院提出异议,则执行案件的申请人须在法院9日之内答复。

最后,要特别注意,担保财产解封必须同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还必须遵守债务人与担保人之间的协议条款。在协议中,通常会明确规定担保财产的用途和解封条件。所以,在解封前必须先核实担保协议的约定,确定是否具备解封的条件。

综上所述,担保财产解封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异议的程序、且必须满足担保协议的约定条件。只有这样,债权人才有权利和理由去行使担保权,并解封担保财产。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