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保全一旦过期还能补救吗
时间:2023-05-15
财产保全一旦过期还能补救吗
财产保全是民事诉讼程序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程序。当诉讼的一方需要护卫自己的财产不被侵犯时,可以通过申请财产保全来达到目的。财产保全可以以查封、扣押、冻结等方式对被申请人的财产进行限制或者保全。
然而,财产保全的有效期是有限的。按照中国法律规定,申请财产保全的一方在提交申请后的10日内,应向被申请人提出诉讼,否则该申请将自动失效。那么,如果财产保全一旦过期,还能补救吗?
答案是肯定的。虽然财产保全的有效期有限,但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过期的财产保全也可以得到补救。
首先是撤销原保全决定并重新申请财产保全。在财产保全的有效期内,由于诉讼程序复杂、审理时间较长等因素,原保全决定在诉讼过程中可能会被撤销。如果发现原保全决定已经被撤销,申请人应及时申请重新保全被申请人的财产。
其次是提起财产权纠纷诉讼并同时申请财产保全。如果在原财产保全决定失效后,被申请人依然妄想侵犯申请人的财产权利,那么申请人可以提起财产权纠纷诉讼并同时申请财产保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申请人已经提起诉讼,所以原财产保全决定失效并不会影响后续申请的财产保全生效。
此外,还有一种补救措施是重新提起财产保全申请。一旦原财产保全决定失效,申请人可以重新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此时,虽然重新申请财产保全可能会增加一定的维权成本,但是相比申请不成功而导致财产权受到侵犯的风险,这种成本并不算高。
总的来说,财产保全一旦过期,虽然其保全效力失效,但是通过一定的补救措施,仍然可以得到补救。因此,对于需要申请财产保全的申请人而言,要敏锐捕捉案件的进度,及时申请诉讼并保证申请的时效性,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的财产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