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买卖协议逃避法院查封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房地产市场也越来越火爆。然而,在这一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漏洞、逃避法律监管的情况。其中,一个常见的手段就是通过房子买卖协议来逃避法院的查封。
所谓房子买卖协议,是指买卖双方在买卖房子时达成的一种书面约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在购房合同签署后,买卖双方才能真正拥有相应的权益。这也意味着,如果一方在签订购房合同后,但在交付房屋之前,将其转卖给他人并签订新的房子买卖协议,此时买卖双方可依据新的协议继续交易。
然而,由于我国法律对于房子买卖协议并没有明确规定买卖双方在签订协议后是否可以自由转卖,因此一些不法分子就利用了这个漏洞。他们在法院对某笔房产进行查封时,将该房子转卖给他人,并与新的买卖方签订一份新的房子买卖协议。这样一来,原有的房子买卖协议就成为了一纸废纸,法院也就无法追踪到实际的交易情况。
这种行为虽然看似聪明,但实际上并不合法。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在法院查封的房屋中,若买卖双方存在虚假购房协议、协议变更或者其他欺诈行为,法院是可以对其进行追责的。因此,那些以房子买卖协议逃避法院查封的不法分子最终还是会面临法律的制裁。
为了保护自身权益,作为购房人,在购房过程中应当谨慎选择合法、可靠的买卖方。首先,要确保对方有完备的购房手续,包括购房合同、房产证等。其次,要留意是否有涉及法律纠纷的情况,如是否有法院查封记录等。最后,建议购房人在购房过程中咨询专业的律师或不动产经纪人,以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总之,房子买卖协议逃避法院查封的行为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作为购房人,我们要保护自身权益,不仅要选择合法的买卖方,还要增强法律意识,依法维权。只有这样,才能让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更加健康、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