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手机同号):13456827720
常见问题
解封担保 诉前保全担保 诉中保全担保 继续执行担保 履约担保 投标保函 预付款担保 业主支付担保 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
对保全财产解除的法条
时间:2024-05-23

对保全财产解除的法条

前言

保全财产解除是指在诉讼过程中,申请人因无需再保全财产而向人民法院申请解除保全措施。保全措施解除的程序和条件均有明确的法条规定,本文将详细阐述相关法条,为司法实践提供指导。

解除法条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四条

对财产采取保全措施后,申请人不能在合理期限内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措施,并将保全财产返还原物主。合理期限由人民法院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30日。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五条

人民法院对财产保全措施适用后,当事人可以申请解除。解除保全措施的情形有:

  • 申请人已提供担保;
  • 执行担保人的担保;
  • 不符合保全条件,或者保全条件已消失;
  • 继续保全将严重影响被申请人的生产、生活。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

当事人申请解除财产保全措施的,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并附具证据。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申请后5日内作出裁定。申请人逾期不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措施,并将保全财产返还原物主。

解除程序

申请

被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认为保全措施不当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解除保全措施的申请。

申请材料

申请解除保全措施的申请材料包括:

  • 申请书;
  • 申请人身份证明;
  • 证明申请人有权解除保全措施的证据;
  • 其他必要的材料。

审查

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应当及时审查申请材料是否齐全、有效。符合条件的,应当在5日内作出裁定;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在3日内退回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裁定

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符合解除保全措施条件的,应当作出裁定解除保全措施;认为不符合解除保全措施条件的,应当驳回申请。

异议

对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定,当事人有权提出异议。异议应当在收到裁定书后10日内向作出裁定的法院提出。

解除条件

人民法院解除保全措施,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 申请人已提供担保;
  • 执行担保人的担保;
  • 不符合保全条件,或者保全条件已消失;
  • 继续保全将严重影响被申请人的生产、生活。

提供担保

申请人可以提供以下方式的担保:

  • 提供足额保证金;
  • 提供相应的抵押物或者质物;
  • 由信用等级良好的担保公司担保。

执行担保人的担保

担保人不履行担保义务的,申请人可以要求担保人承担担保责任。

不符合保全条件,或者保全条件已消失

保全措施适用后,如果不再具备保全条件或者保全条件已消失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措施。

继续保全将严重影响被申请人的生产、生活

如果继续保全将严重影响被申请人的生产、生活,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措施。

解除效果

人民法院解除保全措施后,被保全的财产将返还原物主。返还的方式可以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解除保全措施后,原申请人丧失保全权,不得再次申请对同一财产进行保全。但对于已经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案件,申请人可以另行申请保全措施。

案例分析

案例

原告张某向法院起诉被告李某要求偿还借款,并申请法院对李某名下的一处房产进行保全。法院审查后,裁定对李某名下房产采取查封措施。

经审理,法院认为张某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李某有偿还借款的义务,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张某上诉后,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李某向法院申请解除对房产的保全措施。法院审查后认为,李某已不存在逃避执行判决的风险,遂裁定解除对房产的查封措施。

点评

本案中,法院对李某名下房产采取保全措施是为了防止李某逃避执行判决。由于张某最终未能胜诉,李某不存在逃避执行判决的风险,因此法院依法解除对房产的保全措施。

结语

保全财产解除的法律规定旨在平衡申请人的保全权与被申请人的财产权,维护司法秩序的稳定。人民法院在适用解除法条时,应当严格审查申请人的理由和证据,确保解除保全措施的合法性、合理性和公平性。

通过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可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审判工作的公正高效。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