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保全还是撤销保全
时间:2024-05-23
解除保全还是撤销保全
在诉讼过程中,如果当事人对财产采取了保全措施,那么在一定情况下,需要对该保全措施进行解除或撤销。解除保全和撤销保全是两类不同的法律程序,具有不同的适用条件、程序和法律后果。
解除保全
解除保全是指在保全措施执行后,利害关系人认为财产保全不当,或者保全原因已经消失,或者担保已经提供,申请解除保全措施。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裁定解除保全措施。
解除保全条件
- 财产保全不当,如查封的财产非被申请人的财产或者保全的范围明显超过诉讼请求的数额。
- 保全原因已消失,如被申请人的行为已不再具有保全的必要性。
- 担保已提供,即被申请人或利害关系人提供了足以取代保全财产的担保。
注意:解除保全不影响诉讼的进行,只是解除对财产的限制措施。
撤销保全
撤销保全是指在保全措施执行前,利害关系人认为保全申请不合法或者不当,申请撤销保全措施。经审查,人民法院认为利害关系人的申请符合法定条件的,应当裁定撤销保全措施。
撤销保全条件
- 保全申请不合法,如申请人无权申请保全或者申请保全未经法定程序。
- 保全不当,如查封的财产非被申请人的财产或者保全的范围明显超过诉讼请求的数额。
注意:撤销保全具有溯及力,自申请之日起对申请人、被申请人及利害关系人都具有约束力。
解除保全和撤销保全的区别
项目 | 解除保全 | 撤销保全 |
---|---|---|
适用时间 | 保全措施执行后 | 保全措施执行前 |
申请人 | 利害关系人 | 利害关系人 |
申请理由 | 财产保全不当、保全原因消失、担保已提供等 | 保全申请不合法或不当 |
法律后果 | 解除保全措施 | 撤销保全措施,取消保全效力 |
对诉讼的影响 | 不影响诉讼的进行 | 对诉讼的进行有影响 |
解除保全或撤销保全的程序
- 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交解除保全或撤销保全申请书。
-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根据申请的内容进行审查。
- 人民法院认为申请符合条件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裁定解除或撤销保全措施。
- 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法律依据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六条、第一百零七条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九条
常见问题
1. 解除保全和撤销保全哪种情况更常见?
解除保全更常见,因为在保全措施执行后,当事人往往会主动或因担保原因而申请解除保全。
2. 解除保全或撤销保全后,申请人可以再次申请保全吗?
可以,但必须符合保全条件,并经过人民法院的审查同意。
3. 解除保全或撤销保全后,是否还会承担其他法律责任?
否,解除保全或撤销保全本身不会产生其他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