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基本账户被法院查封的应对策略与建议
前言
企业账户被冻结或查封, 涉案金额巨大, 且冻结期限长短不一, 可能导致企业在经营上出现严重的危机。本文将针对企业基本账户被法院查封的情形, 从法律依据、查封原因、应对措施三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为涉案企业提供应对建议和解决方案。
一、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105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裁定对该当事人的财产进行保全。冻结银行存款的方法之一即是冻结银行账户。该类保全措施称为银行账户保全, 是指法院对被执行人的银行账户内特定金额的资金进行控制, 禁止被执行人处分或提取该账户款项的强制执行措施。
民事保全的目的是, 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者依职权, 及时对被申请人的财产或者证据采取必要的措施, 防止诉讼判决无法执行或者难以执行。其中最重要的保全措施有查封、扣押、冻结。
二、查封的原因
企业账户被法院查封的原因, 根据不同的案件种类和审判阶段, 可能有很多种类型。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类:
- 诉讼期间,保全申请: 当事人起诉后, 为防止当事人转移财产或隐匿财产等行为,在人民法院尚未作出裁决以前,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经审查后认为申请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裁定对被申请人的银行存款进行保全。
- 判决前财产保全: 在判决作出以前, 人民法院根据有利于案件执行的目的, 为防止被执行人转移、变卖、毁损财产, 也可依职权或申请对被申请人的银行存款采取保全措施。
- 执行阶段查封: 已经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中,明确要求执行特定债权, 涉及金钱支付的,人民法院可以直接或委托拍卖行等有资格的实体进行拍卖,并从账户中扣划款项。
- 其他原因: 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 如税务部门可依据《税收征收管理法》查封企业账户,公安机关因侦查犯罪需要,也可申请对涉案账户冻结等。
三、应对措施
1、了解查封原因及具体金额
向经办法院或承办案件的执行法官详细询问账户被查封的具体原因以及查封的金额。如果查封金额与债务不符, 应及时向法院提出异议。了解查封的原因,有助于企业明确后续的应对策略。
2、积极应诉并争取保全解除
如果企业对法院的保全裁定不服, 可以根据《民诉法》相关规定, 在收到裁定之日起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在复议期间,法院会对冻结存款是否适宜继续进行审查。如果企业能够提供证据证明不符合保全条件的, 法院可以裁定解除保全措施。同时,企业应积极应诉,收集证据,争取诉讼胜诉,债务清偿后可申请法院解除查封。
3、债务重组与和解谈判
企业应主动与债权人协商, 沟通债务情况, 争取达成债务重组或和解协议。如果能够与债权人达成一致, 企业可以通过分期还款、抵债资产等方式履行债务, 从而解除对银行账户的查封。
4、申请撤销保全措施
查封行为应以维护债权人的利益为基础, 如果保全措施已经实现了维持债权效力的目的,或不存在导致债权不能实现的情形,企业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保全措施。撤销保全措施裁定会对当事人发出,收到后及时向法院缴纳一定数额的保证金即可解除查封。
5、提出执行异议之诉
如果企业认为执行程序违反法律规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执行异议之诉。执行异议之诉的审判期限为自人民法院收到诉状之日起3个月内。在审理过程中,法院会审查异议内容是否成立,是否违反法律规定。如果执行异议成立,法院会裁定撤销该执行行为,企业账户上的查封即可解除。
6、进入破产程序
如果企业无法清偿到期债务, 资不抵债,符合申请破产条件, 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破产。根据《破产法》的规定, 管理人接管破产企业后, 具有裁决效力的保全措施即丧失效力, 被查封的账户将予以解除。
四、建议
为了降低账户被查封对企业造成的损失及影响, 建议企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 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建立健全的财务制度,规范财务行为,避免出现财务混乱的情况。
- 及时申报纳税: 依法申报纳税,避免因未按时申报纳税而被税务机关查封账户。
- 妥善保管重要单据:妥善保管好财务凭证、合同、发票等重要单据,以防备诉讼过程中举证困难。
- 定期进行法律风险排查:定期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法律风险排查,提前做好应对预案,最大程度避免因法律纠纷导致账户被查封的风险。
总之, 企业在遭遇银行账户被查封时, 应第一时间了解查封原因, 采取积极措施应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应对策略, 并积极收集证据,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