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冻结股权的法条
时间:2024-05-23
人民法院冻结股权的法条
导言
股权冻结是一种司法措施,是指人民法院依法通过裁定或判决,禁止股权持有人行使股权相关权利,包括处分、转让等,以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
冻结股权的法条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下列财产,可以依法予以查封、扣押、冻结:……(六)被执行人持有的股票、投资基金份额。”
此外,其他相关法律法规也有关于股权冻结的规定,主要包括:
- 《证券投资基金法》第三十二条:基金管理人不履行相关职责导致基金份额不能按时赎回的,有关部门可以依法对管理人持有的基金份额采取冻结等限制措施。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七十三条:对于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的公司,人民法院可以采取限制股权转让、扣押动产变价等措施。
股权冻结的情形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以下情形冻结股权:
- 债务人已经构成债务违约,且有证据证明债务人有转移、隐匿财产或实施其他不当行为,从而损害债权人合法权益。
- 债权人为防范债务人恶意转让股份而遭受损失,提出冻结股权的申请。
- 人民法院为维护诉讼程序的顺利进行,防止当事人转移股权逃避诉讼。
股权冻结的程序
股权冻结的程序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 申请阶段:债权人或利害关系人向人民法院提出冻结股权的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
- 审查阶段:人民法院对债权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并根据事实和法律做出是否冻结股权的裁定或判决。
股权冻结的解除
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以下情形解除股权冻结:
- 债务人已履行债务,或者提供了担保。
- 冻结股权的裁定或判决被撤销或变更。
- 其他法律规定的情形。
违反股权冻结的后果
对于违反股权冻结规定的行为,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 处以罚款或拘留。
- 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扣押、查封涉案股权。
- 将违法行为移送公安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院常见的冻结股权案例
1. 案例1:债务人因欠债约400万元,经债权人催收未果,债权人向法院申请冻结其持有的公司股权,法院最终予以批准。
2. 案例2:公司因涉嫌侵权,法院为防止公司转移股份逃避诉讼责任,对公司实际控制人持有的股份采取了冻结措施。
结语
股权冻结是一项重要的司法措施,旨在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人民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和具体案情,依法审慎冻结股权,切实保障债权人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