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手机同号):13456827720
常见问题
解封担保 诉前保全担保 诉中保全担保 继续执行担保 履约担保 投标保函 预付款担保 业主支付担保 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
冻结只能由法院
时间:2024-05-23

冻结只能由法院

冻结是指法院通过司法程序,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资金采取的一种强制措施,限制其处分或转移,以保证债权人的合法权益能够得到有效实现。

冻结的法律依据

我国的冻结制度主要依据《民事诉讼法》第101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执行异议和执行确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20条。其中,《民事诉讼法》第101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在判决前予以保全。”

最高院的司法解释则进一步明确了冻结的适用范围和条件,认为冻结应当符合以下情形之一:

  • 一方当事人有隐匿、转移、变卖、毁损、侵占已生效裁判文书确定应执行的财产或者其他行为,致使判决不能或者难以执行的;
  • 发生法律规定应当裁定中止或终结执行的情形,一方当事人为防止另行起诉或保全异常侵害其利益的;
  • 需要保全未到期债权的。

冻结的申请

申请冻结需要由利害关系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出,并提供以下材料:

  • 申请书,载明申请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被申请人的姓名、住所等基本信息,申请冻结标的物以及冻结的情形和理由等;
  • 申请人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营业执照等;
  • 能够证明申请人诉讼请求的证据,如法院判决、仲裁裁决书、公证书等;
  • 必要时,还需提供担保。

冻结的审查

法院受理冻结申请后,将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 申请人是否具有申请冻结的资格,即是否为利害关系人;
  • 是否存在冻结的法定情形;
  • 申请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
  • 申请标的物是否明确,范围是否适当;
  • 申请人是否提供了必要的担保(如需担保的)。

冻结的裁定

经审查符合条件的,法院将作出冻结裁定,裁定内容应包括:

  • 冻结标的物;
  • 被冻结人;
  • 冻结期限;
  • 申请人提供的担保情况(如需担保的);
  • 冻结措施的执行方式。

冻结的执行

法院冻结裁定后,由执行法院负责执行冻结措施。执行方式主要有:

  • 扣押、划拨被冻结的银行存款或其他金融资产;
  • 查封、扣押被冻结的动产或不动产;
  • 限制被冻结人转让或处分其持有的股权、债券等其他财产;
  • 禁止被冻结人出境;
  • 向相关单位或个人查询被冻结人的财产线索等。

冻结的解除

冻结并非无限期的,而是有期限的。冻结期限不得超过申请人诉讼请求确定的履行期限。冻结解除的情形主要有:

  • 诉讼请求已履行完毕的;
  • 法院裁定驳回申请人诉讼请求的;
  • 申请人撤回申请的;
  • 法院因其他原因认为应当解除冻结的。

违反冻结规定的法律后果

违反法院冻结裁定,未经法院许可处分或转移冻结财产的行为,构成违反财产保全命令的行为。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14条规定,人民法院可以对其处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冻结与查封的区别

冻结与查封都是法院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但两者存在以下区别:

  • 实施主体不同:冻结只能由法院实施,而查封可以由法院或执行法院之外的其他机关实施,如公证处、仲裁机构等。
  • 措施强度不同:冻结的管制力较弱,被冻结人仍可管理、使用和收益冻结标的物;而查封的管制力较强,被查封标的物由执行法院或其他机关代为管理和保管。
  • 解除条件不同:冻结一般在诉讼结束后自然解除,而查封在诉讼结束后仍需要法院另行裁定解除。

结语

冻结是一种重要的财产保全措施,对于保障债权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作用。法院行使冻结权应当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确保冻结措施的正当性、必要性和合法性,维护被冻结人的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