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钱放在里会被法院冻结?
在金融市场中,有很多理财方式可以供人们选择。其中,把钱存在银行是最常见的一种储蓄方式。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把钱存在银行也有冻结的风险。那么,究竟哪些情况下,法院会冻结银行账户?
法院冻结银行账户的条件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下列情况下可以对当事人的银行存款、债权和其他财产采取保全措施:
- 有证据证明有转移财产、抽逃资金、隐匿财产等逃避执行行为的;
- 有证据证明因对方行为会使判决难以执行的;
- 因情况紧急,不立即采取保全措施会使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
也就是说,法院只有在有证据证明当事人存在逃避执行行为、判决难以执行或者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时,才能够冻结当事人的银行账户。
法院可以冻结哪些银行账户?
法院可以冻结当事人的任何银行账户,包括个人账户、公司账户、联名账户、海外账户等。但值得注意的是,法院冻结的是账户中的存款,而不是账户本身。也就是说,冻结后当事人仍然可以正常使用账户,只是无法取出或转出账户中的资金。
哪些人可以申请冻结银行账户?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申请冻结银行账户的人包括:
- 当事人;
- 利害关系人;
- 人民检察院;
- 仲裁机构。
其中,当事人是指被申请冻结账户的存款人,利害关系人是指冻结银行账户事项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人。
如何申请冻结银行账户?
申请冻结银行账户,需要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申请书。申请书中应当写明:
- 申请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
- 被申请人的姓名、住所、联系方式;
- 申请冻结的银行账户信息;
- 申请冻结的理由和证据。
申请人应当对申请书中的事实负责。人民法院收到申请后,会依法审查,符合条件的,会及时做出冻结裁定。
银行账户被冻结后怎么做?
银行账户被冻结后,当事人应当及时向人民法院了解冻结的原因。如果当事人认为冻结不当,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异议或者申请解除冻结。
人民法院收到异议或申请后,会依法审查。如果经审查认为冻结不当,会及时解除冻结。如果经审查认为冻结适当,当事人应当尽快履行相关义务,解除引发冻结的原因。
结语
把钱存放在银行,是一种常见的储蓄方式。但是,也要注意银行账户冻结的风险。如果当事人有逃避执行行为、判决难以执行或者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法院可以冻结其银行账户。因此,当事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依法行事,避免让自己陷入被冻结银行账户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