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号(手机同号):13456827720
常见问题
解封担保 诉前保全担保 诉中保全担保 继续执行担保 履约担保 投标保函 预付款担保 业主支付担保 农民工工资支付担保
一审撤诉解除财产保全
时间:2024-05-23

## 一审撤诉解除财产保全

### 导言 财产保全作为一项诉讼辅助措施,旨在防止当事人转移、隐匿或处分财产,保障胜诉方的债权实现。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一审撤诉可能导致财产保全措施的解除。本文将深入探讨一审撤诉解除财产保全的法律依据、条件和程序,并结合司法实践提供指导。

### 财产保全解除原则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解除财产保全应遵循以下原则:

- **有利于诉讼进行原则:**撤诉并不必然导致保全措施的解除,若解除保全影响诉讼公正进行,法院可根据案情需要决定是否维持保全措施。

- **担保债权原则:**撤诉不影响原告债权是否存在,若解除保全,可能导致被告转移或处分财产,损害原告合法权益,法院可要求被告提供相应的担保。

### 一审撤诉解除条件

一审撤诉并非当然导致保全措施解除,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 **原告撤诉:**由原告主动撤回起诉,自动撤诉或权利人死亡等客观原因导致的诉讼终结不属于撤诉范畴。

- **撤诉在财产保全后:**撤诉行为必须发生在财产保全措施申请或裁定执行之后。

- **撤诉未申报财产状况:**原告撤诉时,未向法院书面申报其财产状况,亦未提供担保。

### 程序流程

一审撤诉解除财产保全的程序流程如下:

**1.原告撤诉:** - 原告向法院提交撤诉申请,明确撤诉意愿和理由,并签署撤诉书。

**2.法院审查:** - 法院对撤诉申请进行审查,核实案件信息、诉讼阶段、申请人身份等。

**3.是否解除保全:** - 符合解除条件的,法院作出解除财产保全裁定,明确解除时间和范围。 - 不符合解除条件的,法院驳回申请,并说明理由。

**4.通知当事人:** - 法院将裁定结果通知原、被告。

**5.保全解除执行:** - 法院工作人员根据裁定内容,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解除保全措施。

### 司法实践案例

**案例1:** 原告起诉后申请财产保全,法院作出保全裁定。后原告主动撤诉,但未申报财产状况。法院以原告未履行《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的义务为由,驳回了解除保全的申请。

**案例2:** 原告撤诉,但声明撤诉不影响保全措施的效力。法院认为,原告的声明与其撤诉行为相矛盾,依法解除对被告财产的保全措施。

### 法律依据

- 《民事诉讼法》第102条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64条

### 结语

一审撤诉解除财产保全是一项严谨的法律程序,法院将综合考虑诉讼实际情况、法律原则和当事人合法权益予以裁决。通过对相关法律依据、条件和程序的了解,当事人可在遇到类似情形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13456827720
13456827720
已为您复制好微信号,点击进入微信